世界卫生组织控烟官员接受本报专访
控烟不力影响中国竞争力
在中国履行世卫组织《烟草框架公约》将满5周年之际,本报记者专访了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的无烟行动技术官员沙罗博士。沙罗博士表示,控烟不力,将影响中国的竞争力,中国也将可能因此失去自己的“乔布斯”,失去属于自己的ipod。
出台无烟国法是关键
京华时报:目前,中国卫生部已经带头在系统内开展无烟行动,取得的效果如何?
沙罗:卫生部和其他卫生行政部门正在携手,立志在今年年底前,实现所有医院无烟化。他们认真对待这一愿景,并且正在坚定地贯彻实施。世卫组织正在帮助监督有关情况,并将针对卫生部门和医院的表现给出反馈。
京华时报:截至目前,中国近半数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实施了本地区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据您所知,这些城市的控烟状况如何?
沙罗:像北京这样已经大力限制公共场所吸烟的城市,公开吸烟的情况似乎应该比之前有所减少。但是,不完全的禁烟是很难执行的。如果一项法规相对比较复杂,公众就很难界定到底哪里是完全禁烟的。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执行100%无烟规则。中国有10亿非吸烟者,他们不应该生活在有毒的烟草烟雾中,这需要实施更多的公众教育和无烟法规。
京华时报:各地控烟标准的不统一是否会减缓中国的控烟进程,履行《公约》的关键是什么?
沙罗:现在需要的是全面的国家立法,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上全面禁烟,并全面禁止所有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我们也需要更有效地在烟草制品包装上标明警示和戒烟热线电话号码。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如果乔布斯是大烟枪
京华时报:烟草企业对利润的追求,是否已成为阻碍控烟立法的主体?
沙罗:中国是目前世界头号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烟草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这是唯一可以导致1/3到1/2固定长期用户死亡的合法产业,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消费产品有如此危害。烟草业对中国GDP的贡献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烟草引发的死亡和疾病给中国造成了医疗负担和人道主义代价,同时它降低中国的生产力,进而影响到中国的竞争力。
试想一下,如果苹果创始人SteveJobs(乔布斯)是一个大烟枪,15年前正值他42岁时就死于了癌症或心脏病,这对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将会是一个多么重大的打击?中国的工程师、首席执行官和政界领袖们必须戒烟,否则就可能面临烟草危害带来的早逝。中国也会有自己的SteveJobs,但很有可能因为疾病,他们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ipod!这对中国来说,会是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