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太和老年商城! 登录 注册 新手上路
xxxx指定认证网站!
当前位置: 太和养老 > 健康资讯 > 资讯列表 > 长江鱼被检含激素 专家称含量不足危害健康
长江鱼被检含激素 专家称含量不足危害健康
更新时间:2010/8/31 14:56:10 来源:重庆商报 阅读次数:

  报告

  长江野生鱼含有环境激素

  8月25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表了24页纸的报告。报告称,今年1月到3月,绿色和平工作人员在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马鞍山、南京四座城市采集长江中野生的鲤鱼与鲶鱼,所有样本都是由当地渔民提供的新鲜活江鱼。样本在收集到之后均由锡箔纸包装,冷冻避光保存,随后被运送至位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绿色和平研究实验室。

  记者在报告中发现,马鞍山除一条鲤鱼样本外,其他所有两类鱼样本中,均检测出含有壬基酚和辛基酚,还被检出全氟辛烷磺酸。汞在所有的肌肉样本和除一条重庆鲤鱼肝脏样本外,所有样本中均被检出。所有的鲶鱼肝脏样本均被检测出含有镉,部分肝脏样本被检测出含有铅。

  含量

  激素含量不足以危害健康

  报告显示:武汉的鲤鱼样本所含的壬基酚(NP)含量最高(85.0微克/千克)。到底多少激素含量对人体是有害的呢?

  昨日下午,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免疫学专家谭锦泉教授说,“85.0微克/千克的含量,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危害,但长江水域鱼类体内发现‘环境激素’总不是好事,这证明长江水质状况确实在恶化。”

  谭锦泉解释,“环境激素”其实是一类激素的统称,人体若吸收数量较大的此类激素,可能会出现发胖、性早熟等现象。“从人体健康角度讲,这个报告是提醒人们对水域污染保持足够重视。”但声称对人体毒害巨大,有哗众取宠之嫌。

  “不可否认,长江水体中确实存在壬基酚和辛基酚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但市民没必要因此恐慌。”昨天下午,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吴晓辉说,野生鱼体内所含的环境激素量非常少,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

共5页 « 起始页 1 2 3 4 5 末尾页 » 
推荐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 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3000204号-2
Copyright 2012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不做产品销售和运营,仅供北京太和科技 进行网上商城技术展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