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德胜门社区服务中心,居民前来接种甲流疫苗。当日起,北京市民均可在社区就近接种甲流疫苗。
北京累计179.5万人已接种疫苗,卫生部门呼吁市民赶在12月中旬前接种
本报讯 “拿上身份证暂住证,现在就可以来打。”昨天下午,接到来自疾控中心的通知,位于崇文区东花市社区的普仁医院保健科医生,向咨询者告知:甲流疫苗已经全民放开,无论是不是北京户口,都可以自愿就近接种。
老人仅5万余人已打疫苗
北京市卫生局昨日宣布,即日起,在京工作生活的非北京户籍3岁以上居民,均可凭身份证及工作单位证明或相关居住证明,如暂住证,前往就近社区接种点,申请接种甲流疫苗。
这意味着,北京市的甲流疫苗接种工作,已完全突破户籍界限,覆及全民。
北京市卫生局疾控处处长赵涛表示,目前北京市甲流疫苗储备充足,首批从国家储备中订购的500万人份甲流疫苗,已到位400万人份左右。不过,甲流疫苗的供应随防疫形势而变化,不会有高限,“希望更多市民积极参与接种甲流疫苗”。
按照季节性流感疫情的防控策略,重点人群中50%以上的人接种疫苗,即可建立起较稳固的免疫屏障。不过,赵涛坦言,在北京这样人群聚集,人员流动频繁的大城市,加之众多甲流感染者是轻症或无症状隐形“传播链”,目前,已很难准确划分甲流免疫的重点人群。
截至11月23日24时,累计有179.5万人在京接种了甲流疫苗,其中大部分是大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他们的免疫率已达到50%以上;与之相比,60岁以上的老年人接种率较低,目前只有5万余人接种。
12月中旬前为理想接种期
每年12月中下旬到来年元旦前后,季节性流感病毒都会达到峰值。“而目前甲流疫情已显示出比往年流感发展更要迅猛的势头”,赵涛昨天代表北京市卫生部门呼吁,更多北京市民能在健康状况允许的条件下,赶在12月中旬前的理想免疫期间,接种甲流疫苗,“不仅是保护自己,也能保护周围的人”。
■ 追问
身份判定标准接种点自定
无暂住证者理由充分也可接种疫苗
北京甲流疫苗接种向全体在京居民敞开后,社区如何确认非京籍申请者的居民身份?
北京市卫生局疾控处处长赵涛表示,具体判定标准可由各区县疾控中心或全市402家接种点自定,灵活掌握。“如果只是刚来北京一个月,或没有暂住证,但能够陈述自己需要在北京打甲流疫苗的充分理由,我们也可以实施接种服务。”赵涛表示,甲流疫苗接种的目的,是为在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全体人群中建立起充分的免疫屏障,不会区分户籍。
对于在京有固定工作的非京籍居民,赵涛还建议,以单位集体的名义,向所在地区县疾控中心提出申请,附近的接种点即可提供集中接种服务;此外,“如果一个单位接种申请者超过百人,疾控部门还可以协调附近接种点的工作人员,上门接种”。
未赶上单位集中接种的非京籍居民,目前也可随时凭单位(工作证)、学校(学生证)、公安局(暂住证)等相关部门提供的证明,到单位或居所附近的接种点,申请接种甲流疫苗。
■ 探访:接种点已开始为非京籍接种
昨天,位于望京科技园区的甲流疫苗接种点———蕙兰医院保健科,这里的马院长介绍,科技园区里有很多大型企业中的员工,是外地户籍,但是根据朝阳区疾控中心的安排,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已经不分户籍界限,上门为企业内的所有员工提供甲流疫苗接种服务。
从昨天开始,对于非京籍的个人,到医院申请接种甲流疫苗的,“只要有身份证或暂住证登记,我们也给接种了”。马院长说,目前几乎每隔一天,医院保健科就去区疾控中心领一千支左右的甲流疫苗,主要是给附近企业员工集中接种,但经常出现申请量比实际接种量大的情况,“富余出来的疫苗,我们目前可以兼顾非京籍社会人员的接种。”
■ 提醒:孕妇打疫苗风险不确定
近日,有报道称,秦皇岛出现“甲流妈妈”生产后,因为甲流并发症抢救无效离世。有孕妇担心,何时可以接种甲流疫苗?使用甲流抗药物治疗是否会对胎儿有影响?
卫生部有关人士前日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因为缺乏孕妇接种甲流疫苗的临床试验资料,风险性不确定,我国目前尚未将孕妇列为接种对象。对于哺乳期妇女,也没有疫苗成分是否会进入乳汁的研究数据,所以要慎重使用。同时,多数孕妇感染甲流病毒后临床症状较轻,但与普通人群相比,孕妇(尤其是妊娠晚期孕妇)发展为重症的风险较高。目前尚未发现使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抗病毒治疗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 链接:疫苗不良反应累计268例
截至2009年11月22日,北京市共收到与甲型H1N1流感疫苗相关的不良反应268例。其中,接种后出现发热或局部红肿等一般反应的174例,占全部接种人群0.99/万;出现过敏等异常反应的94例,占全部接种人群的0.54/万。不良反应总体较轻,大都不需治疗即可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