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太和老年商城! 登录 注册 新手上路
xxxx指定认证网站!
当前位置: 太和养老 > 健康资讯 > 资讯列表 > 当代中国杜仲研究史
当代中国杜仲研究史
更新时间:2011/5/25 13:29:13 来源: 阅读次数:

  杜仲次生代谢物,就是指杜仲所含的天然活性物质,也即杜仲的药用有效成分。近年来研究发现,所有旺盛生长的植物细胞中都发生着次生代谢物的不断合成和转化。其中很多次生代谢物对人体有着很强的生物活性,具有特殊的医疗价值。如生物碱、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等次生代谢物。通常也称为天然活性物质或药用有效成分。

  目前,我国实施中药现代化策略,杜仲除了像过去那样以杜仲皮或杜仲叶用来直接入药外,更多的是采取现代高科技手段,从杜仲中提取出次生代谢物(药用有效成分),开发保健食品或药品。所以,杜仲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实际上已是杜仲次生代谢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能量和营养成分的来源。我们通常所说的食物是指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质(营养成分)的食品。

  然而,还有另一类食物,叫天然食物。“天然食物”是指具有以下特点的食物:

  ——除营养成分外,均含有一种或几种次生代谢物(天然活性物质)。

  ——这些次生代谢物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能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治病、防病功效。

  ——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适合于人体保健。

  天然食品中含有多种次生代谢物,这些含有次生代谢物质的食品常被人们叫做药用食品(Medicinalfoods)、保健食品(Healthcarefoods)或健康食品(Healthyfoods)或功能食品(Functionalfoods)等多种名称。这些次生代谢物质具有治疗或预防某些疾病,如一些慢性疾患(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老年疾病及免疫性疾病等)的作用。它们能调整人体机能,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或者能使预防疾病出现病理性的改变;或者能使疾病病理性的改变逐步趋于正常,并能与食品一样长期服用,基本上没有毒副作用。

  我们所研究的杜仲,就是天然食物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是杜仲科植物,本科仅1属1种。杜仲是仅存于我国的第三纪孑遗植物,是我国珍稀濒危第二类保护树种。据历史考究,杜仲原来在欧洲和亚洲分布的很广,北美也有分布,且种类较多,多达十余种。中新世早期后,由于环境的变化,杜仲先在北美消失。晚第三纪时,全球地质运动剧烈,世界各地高大的山脉相继升起,海陆发生强烈变化,对杜仲的分布影响较大,第四纪冰期来临时,杜仲便在欧洲和亚洲部分地区消失,仅有一种(E.ulmoidesOliv.)在亚洲中国的中部地区存活至今。

  据千余年杜仲产地记载,杜仲历史上的分布区域和范围,即以川东、陕南、鄂西及其邻近地区为中心,包括今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北、甘肃、贵州、广西、江西、江苏、安徵、浙江等省区,说明我国历史上有者丰富的杜仲资源。

  杜仲,在中国的应用己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公元前28世纪,在我国传说中神农帝所著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

  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美、俄、日热衷于研究中国杜仲,赋予了杜仲次生代谢物健康新概念,使杜仲名扬四海、风靡全球。在20世纪50~90年代,由于国内配方和外贸出口的需要,杜仲出现了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同时,由于外贸出口数量急剧增加(仅1992年,我国出口杜仲240t),市场价格猛涨,致使杜仲树滥伐滥剥成风,使我国珍稀濒危的杜仲资源几近灭绝。美国夏威夷大学东方及西方医学基金会委员姚香雄先生在其著作(2003年)中回忆杜仲市场盛况时写道:“约10年前,我代表夏威夷大学的东方及西方医学研究会到中国内地采购杜仲,在药品交易会上,几位采购医生正在对杜仲与卖方讨价还价,突然身边一位西方人士问我:‘你们看的就是杜仲吗?’我回答:‘是’,他单刀直入问卖方:‘你们一年能供应多少杜仲呢?我全要!’我们辛苦的讨价,变成完全白费。后来才知道,他是德国一著名药厂的代表,因为实验证实了杜仲能医治高血压病,所以要大量购买”。但是,就在杜仲资源几近灭绝之时,国家及时采取措施,将杜仲列为国家四大控制药材,并着力于发展杜仲资源(至今己发展到20多个省、市、自治区,面积达36万公顷);与此同时,日本企业利用我国的杜仲叶原料,生产出各种杜仲保健食品,销售市场非常火爆,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各国。1994年,日本的杜仲产品销售额已达到500亿~700亿日元,成为日本的重要产业。

  其实,我国科学家早在1982年起就开始了杜仲次生代谢物药理、药效学研究。国内医药学家和植物化学专家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取得了许多重大科研成果,发表了很多研究论文,对我国杜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4年,我国为了推动杜仲事业的发展,中国林学会和农业部相继成立了中国林学会杜仲研究会和中国杜仲综合开发协会。

  1982年始,贵州省药品检验所徐诗伦教授等、西北大学秦振栋、吴养曾、孙文基教授等、北京中医大学李家实教授等、北京医科大学程铁明、车庆明教授等相继发表了次生代谢物提取、分析与药理、药效学研究论文;北京大学李正理、崔克明教授等的杜仲环状剥皮再生理论与技术研究,西北大学胡正海、田兰馨教授等的杜仲解剖学研究,贵州农学院周政贤教授、中国林业科学院经济林研究中心杜红岩研究员等的杜仲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严瑞芳研究员等的杜仲胶研究,均为杜仲的高效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林学会杜仲研究会挂靠单位)是我国杜仲良种选育、丰产栽培与杜仲次生代谢物产业化开发研究较早、时间较长的单位之一,由植物学、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植物资源化学教授和研究生组成了我国杜仲研究及其产业化开发的中心,对杜仲进行了30余年的不间断研究。曾连续主持召开了三次全国杜仲学术研讨会(1991,贵州遵义;1993,陕西略阳;1995,河南洛阳)和两届国际杜仲学术研讨会(1997,陕西西安;2005,陕西杨凌)。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0余篇,出版有关杜仲研究著作和国际杜仲学术会议论文集9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研发了杜仲系列产品。特别是对杜仲的次生代谢物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出版了国内外第一部系统论述我国特有植物杜仲次生代谢物的专著《中国杜仲次生代谢物》(科学出版社,2002),次后又出版了英文版专著《Du-zhong,AGloballyFashionableHealthcareConcept》(NortwestA&FUniversityPress,2008)、《植物次生代谢与调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并以杜仲次生代谢物为主要选育指标,历时16年,选育出了秦仲1、2、3、4号杜仲新品种,填补了国内外无药用有效成分含量高、高胶型品种的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通过了陕西省林木良种审定,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重点推广项目。

  在国内外科学家为杜仲高效开发利用奠定的良好基础上,2002年2月,迎来了杜仲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春天。国家卫生部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1002]51号)一文中,将杜仲叶与杜仲(皮)一起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中。

  2005年春天,又迎来了杜仲认识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年代。在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证实杜仲叶的药用有效成分与杜仲皮基本相同、药用功能基本一致的基础上,我国将杜仲叶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05年版。并确定绿原酸为杜仲叶药材的主要药用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标准。这是我国第一次法定杜仲叶为中药材的权威性文献。这一权威性文献,是经第八届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颁布实施,为建国以来的第八版药典。

  2001年,张康健与王蓝、苏印泉教授,曾受国家委派亲自赴日考察日本杜仲产业化开发,与日本杜仲专家高桥周七教授、中泽庆久、出山武博士等多次接触,参观日立造船生物株式会社的杜仲产业化工厂和养命酒株式会社的生产车间,目睹日本的杜仲产品远销于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感受到杜仲在异国人民心目中形成了一种新的健康概念。然而,杜仲原产地中国人对自己的宝贵资源却知之甚少。为此,张康健与马希汉撰写了《杜仲次生代谢物与人类健康》这一著作,期望人们了解杜仲,企盼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形成杜仲健康的新概念,使我国人民享受杜仲的神奇保健作用,增强国人体质。

  该著作是作者采用多年来与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安医科大学)等单位合作试验的科研成果资料,和引用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已经公开的试验研究资料撰写而成。所以可以说,此不仅以翔实的数据和图片资料阐述杜仲次生代谢物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更着重以试验结果来阐述其次生代谢物的保健机理。

  (摘自《杜仲次生代谢物与人类健康》)

更多健康资讯、知名品牌展播,点击进入唯一国家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直购平台>>生命方程保健品商城

推荐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 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3000204号-2
Copyright 2012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不做产品销售和运营,仅供北京太和科技 进行网上商城技术展示使用